放眼整个大清朝,乃至整个封建社会,争议最大的皇帝,莫过于雍正。
褒奖他的人,说他推行新政,大胆革新,勤政爱民;
贬低他的人,说他刻薄寡恩,矫诏篡位,导致天下怨声载道,是十足的暴君!
同样的一个人,争议如此之大,令人咋舌!
而争议最大点是,雍正得位到底正不正?有没有谋权篡位?三种文字写成的圣旨,有没有可能被修改?为何这么多人抹黑他?
这些争议,有没有道理呢?我们往下看!
一.篡改康熙遗诏之说
1.篡改遗诏的说辞,站不住脚
在说书的人嘴里,康熙遗诏中,“传位十四子”中的“十”字,被改成了“于”,即“传位十四子”。这个说法能站得住脚吗?
很显然,这个说法站不住脚,为什么呢?“于”在清朝是这样写的吗?“于”的繁体字“於”,谁能告诉我,怎么改成“十”?
再说了,诏书上不只是,写有皇几子,还有写他们的名字啊,比如:“传位于皇四子胤禛”,“于”可以改,那“胤禛”怎么改?
最关键的是,康熙帝的遗诏,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的,汉文能改“于”,满文蒙文改不了吧!
所以说,说书人的说辞,听听就可以了,经不起一丁点的推敲
!
2.有没有篡改遗诏的条件
虽然说书人的说辞经不起推敲,那是不是就说明,雍正皇帝没有改遗诏呢?
不能!
因为这个“改”的方式,不是说,是在原文上改,而是大改,就是说,重新写一份!以这种方式“改”,那就不用说是改什么了?改几种文字了?什么也能“改”,想改什么改什么!
隆科多
这个可能性,老实说,还真有!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从康熙帝驾崩,一直到隆科多宣读诏书,再到雍正皇帝继位,这中间足足有三天的时间。
三天啊!什么样的诏书,重写不了?写什么内容的诏书,写不了?
所以说,雍正皇帝是有“改诏书”的条件的,但到底改没改?这个还需要更多的证据!没有证据,不敢多言!
3.康熙有没有提前安排
从张廷玉,到隆科多,到张五哥,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,皇帝周围,全部是四爷的人马,这个没有康熙帝的首肯,办得到吗?
张廷玉
四爷最大的竞争对手,大将军王,十四爷胤禵,康熙病重的时候,还在西北打仗呢!
康熙帝真想传位给他,会把他安排了大西北去吗?这可能吗?就算有这个可能,康熙病重,为何不招他回来继位?
九爷允禟
再说,控制西北大军粮草的,还是四爷的手下年羹尧,这个没有康熙的同意,可能吗?这不就是放任四爷,控制十四爷的西北大军吗?
陕甘总督
康熙最看好的孙子,是弘历,也就是四爷的儿子,后来的乾隆皇帝!康熙一直把他带在身边,调教他,教育他!这是要传位十四爷的迹象吗?
种种迹象显示,康熙帝早就做好了铺排,为皇四子胤禛的继位,做足了工作,雍正继位,水到渠成!
由此观之:篡改遗诏,可能性不大!
二.既然没有篡改遗诏,那为何雍正的名声如此之臭?
其实很简单,他实行的政策,动了某些人的奶酪!一起来看一下,雍正新政触动了谁的利益!
1.火耗归公----得罪了所有官僚阶级
火耗归公
众所周知,官府将碎银子再重新熔化,制成大锭的银子上缴国库,这中间会产生消耗,就是“火耗”,官员在征税的时候,会以这个理由多征一部分税,多征多少,没有具体规定,这部分收入,是官员敛财的手段之一,早已经是秘而不宣的事情。
而新政要把这部分收入,改为“法定征税”,收归国库,这还了得?动了人家官僚阶级的奶酪,想不得罪人家,都不行!
2.摊丁入亩----得罪了所有地主阶级
雍正以前,农业税收是按照人头征税,这就造成了,一个地主有很多的田产,却只能收一个人的税!
富的是地主,国家却没有钱!
改成摊丁入亩,按照土地的多少纳税,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农民压力没增加,国家的收入呢?也增多了!
不爽的是谁?地主阶级!
3.改土归流----得罪了所有西南地方权贵阶级
西南的土司,掌管一方的地方大员,妥妥的地头蛇!而且还是世袭制,终身制!这不就是土皇帝吗?
中央政府想管辖他们,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!
改土归流后,他们的任命由中央主导,而且不得在一个地方长干,隔一段时间需要换一个地方!
这就避免了土司做大,却也阉割了土司的权利,他们能愿意吗?
4.官绅一体当差纳粮-----所有权贵地主文人阶级
从古至今(当时),官绅属于士大夫阶层,从不当差,也不纳粮,这是多少年的规矩了!
可随着这一团体的增大,国家的压力很大,修黄河大堤,没人,也没粮!
李绂和田文镜
自从实行了官绅一体当差纳粮,修黄大堤没用朝廷一分钱,河南是要人有人,要粮有粮!
结果却是,彻底得罪了读书人(官绅大体都是读书人),因为特权没有了,他们肯定不满意!
四项重大的政策,几乎件件得罪一大批人,难怪人家都说他刻薄寡恩,动了人家的奶酪,还指望人家说你好吗?
三.雍正是不是位好皇帝
别看对雍正皇帝的争议很大,作风不行,人品不好,当时的曾静,还给岳钟琪写信,劝他造反,说雍正篡位,对兄弟不友好,对母亲不孝顺等等!
可他实行的政策,是大大增加了朝廷的收入,加上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,对国家是大大的有利,对人民呢?也没有增加负担!
他在位期间,国库比刚登基的时候,增加了好几倍,他儿子乾隆前期那么舒服,其实就是沾了他的光,吃了他的老本!这个是无可争议的!
他本人呢?是少有的勤政皇帝!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书写几千字,多的时候写上万字,古代可是毛笔字,而且还得思考,不是简单的书写。
可以这么说,他是劳累过度,累死的!
客观上讲,雍正皇帝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,大清朝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,是一位大胆创新,矢志变革的先驱,
其在位13年,一改康熙后期,国库空虚,边疆不稳的状况,给他儿子乾隆留下了一片大好的江山!
综上所述,他有改诏书的条件,但小伙相信他是正常继位,没改诏书!
他所做的虽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但都是对国家有利的,这无可非议!
夏虫不可语冰,小人之言,不足与语!
文章来源:https://new.qq.com/omn/20220116/20220116A09KWS00.html